津上車銑復合機床目前常見的鎖緊機構為三齒盤。由于三齒盤結構在軸向和徑向同時定位,限制了六個自由度,而原有主軸已限制了五個自由度,這樣就有五個自由度超定位。其優點是可以獲得非常好的剛度,但對零件加工精度、零件裝配精度的要求就會大幅度提高,給零件制造、裝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齒盤鎖緊機構在車銑五軸頭中的位置對加工性能有很大影響,通常有兩種形式。車銑復合機床一種是裝在主軸前軸承的前端。這樣鎖緊位置離車削受力點近,對重切和震切非常有利;另外三齒盤的液壓夾緊機構有消振作用,對長刀桿切削有利。另一種是裝在主軸前軸承的后端,這種形式在銑削時,刀具受力點距主軸前軸承的距離短,有利于銑削,對提高鏜、銑削剛度,提高表面加工質量十分有利。
三齒盤裝在主軸前軸承前端,裝配相對容易;三齒盤裝在主軸前軸承后端,裝配難度較大,且不利于維護。一般實現主軸定向的角度認別機構因其體積大,不能用于車銑五軸頭。
津上車銑復合機床的重要方向之一。復合機床又包括車銑復合、車銑磨復合、銑磨復合、切削與3D打印復合、切削與超聲振動復合、激光與沖壓復合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復合的目的就是讓一臺機床具有多功能性,可一次裝夾完成多任務,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車銑復合機床上中心是以車為主,銑、鏜、鉆和攻絲等為輔的五軸聯動機床,至少有3個線性伺服軸和2個回轉伺服軸,即X/Y/Z軸和B/C軸。車銑復合加中心可在工件一次裝夾中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工序。
國外的車銑復合加上中心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很多新技術(如直線電動機、力矩電動機、內置式電動機和內置電動機的動力刀塔等技術)已經成功應用到車銑復合加工中心上,而且多數實現了模塊化設計,能夠根據市場需要及時“組裝”出相應的機床。國內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起步較晚,對一些關鍵技術(如力矩電動機驅動的B軸、內置式電動機的車削主軸、內置式電動機的刀具動力主軸、大扭矩的機械式刀具動力主軸和單伺服動力塔等技術)雖然已經開始有所應用,但是至今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與國外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相比,國內的水平差距還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床性能指標偏低機床各軸加速度、快程速度、主軸功率、扭矩、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等參數普通較國外廠家低,國內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的整體水平與國外的同類產品還不在一個檔次上。
(2)可靠性有待提高國產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故障率較高,是用戶反映zui強烈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前期故障占很大部分,一般用戶使用半年以后才能正常運行,影響了用戶初期投資的回收速度。
(3)產品系列需要完善在機床規格上,國內的新產品開發、縮短交貨期、降低制造成本、滿足用個性化需求和擴大*,也一定會有幫助。因此,我國機床行業也應該盡快重視并推行機床的模塊化設問題。
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基本上都是單一的產品規格,缺少完整的產品型譜,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只有沈陽機床的HTM系列(原SSCKZ系列)有較全的產品規格,可以滿足用戶不同規格的需求。
?。?)軟件功能不足在軟件功能上,國外廠家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具備在線檢測功能、刀具在線實時監控及適應控制功能、刀具壽命管理,自動對刀功能、溫度補償功能和強大的CAD/CAM自動編程功能等。而國產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的軟件功能很有限,般僅具有刀具在線檢測功能、自動對刀功能和CAD/CAM自動編程功能。
(5)外觀設計、制造水平有待改進國外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的外觀設計同時兼顧功能、結構、工藝的合理性和經濟性,實現產品內在質量和外在質量的統一,而國內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在此方面則存在明顯不足。
車銑復合機床的粗加工是以快速切除毛坯余量為目的,在粗加工時應選用大的進給量和盡可能大的切削深度,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切除盡可能多的切屑。粗加工對表面質量的要求不高,刀具的磨鈍標準一般是切削力的明顯增大,麗馳臥式加工中心即以后刀面的磨損寬度VB為標準。
車銑復合機床是指主軸軸線與工作臺平行設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適用于加工箱體?類零件。他的工作原理是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一次裝夾后,電腦能自動選擇不同的刀具,自動改變機床主軸轉速,依次完成工件多個面上多工序的加工。精密臥式加工中心的優勢是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占地大、成本高。
車銑復合機床選用要點
1、規格其中包括加工空間的尺寸大小,主軸轉速范圍,進給速度范圍,規范刀具的大小和范圍,數控裝置的能力和任選附件種類的多少等。
2、性能其中包括靜態精度、加工精度、移動精度、定位精度、熱變形狀況和抗振動性能等。
3、其它其中包括與系統的適應性,維修保養是否方便,體制和安全性等。
津上車銑復合機床的工作原理
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一次裝夾后,數字控制系統能控制機床按不同加工工序,自動選擇及更換刀具,自動改變機床主軸轉速、進給速度和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軌跡及其它輔助功能,依次完成工件多個面上多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種換刀或選刀功能,從而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